
八旬老人潘大爺手拿一張定期存單,滿面笑容,連身道謝。而就在半天前,他提著一個塑料袋進來時,臉上寫滿的卻是焦慮與傷心。這是10月20日發生在農業銀行臺州市黃巖區頭陀鎮支行的一件暖心事。
當天上午,潘大爺顫顫微微地走進頭陀支行。他來到服務臺,用懇求的語氣,希望銀行幫他多兌換一些。工作人員打開塑料袋,撲鼻的是一股霉臭味,方知老人現金保管不當,遇上了麻煩。
原來,平日里省吃儉用的潘大爺有一個傳統的藏錢方式,習慣將現金藏在家里的私密角落里。10多年前,他將一輩子積蓄的7萬多元現金,打包埋到地下,以備晚年不時之需。近期,他有一筆費用要支出,便想到地下的“保險箱”。然而,當他打開一看時,頓時驚呆了,里面多數現金已被蟲蟻咬食,還有部分發生霉變。他找人問過幾個地方,對方均回復只能按總金額一半的比例兌換,一時心中大慟。
擺在頭陀支行員工面前的這包殘破幣,每一張都有缺角、蛀蟲等現象,而且許多殘幣黏連嚴重,紙質炭化發脆,一破就碎,極難揭開。如何讓老人的血汗錢最大限度減少損失,對該支行是個考驗。
服務大廳內,老人心情忐忑,反復自責,對自己當初的思想守舊后悔不已。工作人員耐心勸慰老人,表示將盡最大的努力,現場進行殘破幣鑒定。
該支行確定由柜面經理和運營主管負責,逐張辨識,細心修補。有幾張破損特別嚴重,潘大爺感到沒有拼成一塊的可能,決定放棄了,但工作人員依然耐心拼湊。他們運用“繡花功”,將比指甲片還小的碎片,按花紋、圖案、文字原樣連接,確保老人的現金獲得足額兌換。在清理、鑒定的同時,頭陀支行及時與人民銀行黃巖區支行溝通聯系,爭取到支持。
經過近半天時間的清點,76000元現金被一分不少地全額兌換給潘大爺。老人喜出望外,心情激動,現場就將暫時不用的現金辦了定期存款,并表示還是銀行可靠,以后再也不在家中大額存放現金了。
來源:浙江新聞客戶端
|